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血运重建中心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尽善尽美、全⼒以赴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它诞⽣于1951年。自1990年后,它成为了欧美国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标准”。CEA的优势在于其技术成熟并且拥有长期稳定的疗效。在CEA手术上,我们团队的特点在于“⼿术全程脑⾎流监测”、“显微⼿术精细治疗”。
脑卒中防治的“国家队”,脑血管重建的“双枪将”
我们的团队是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脑缺⾎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与脑缺⾎介⼊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作为“国家队”,我们团队做到了将⼿术治疗与介⼊治疗完美结合,团队中的所有医⽣均是兼顾两⽅面技术的“双枪将”。自豪的说,我们是国际上最好的团队之一!
颈动脉疾病
颅内动脉疾病
颈动脉与颅内动脉闭塞
颅内动脉⽀架成形术:它诞⽣于1990年代。由于在欧美地区该类疾病较少,因此对此项技术研究较少。但在东亚地区它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团队引领了国际上最⼤规模的颅内动脉支架临床研究,是国际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最好的中⼼。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它诞⽣于1967年,通过把头皮的⾎管缝合到脑⾎管,从⽽增加脑组织的供⾎。我们团队引领了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CMOSS)。同时我们也是中国颅内外搭桥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最好的中⼼。
颈动脉⽀架成形术(CAS):它诞⽣于1990年代。随着其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在2010年后它成为了疗效等同于CEA的另⼀种治疗手段。它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较小和较强的患者舒适性。我们团队的特点在于“规范的临床路径管理”、“最安全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规范的抗⾎小板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这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我们团队引领了药物治疗和颅内动脉支架治疗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我们将在精准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诊疗方式。
“复合”⼿术治疗:它是近几年新兴的手术方式。它首先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打开血管闭塞部位,再通过介入治疗方式达到远端部位,采用支架植入术使闭塞的动脉得以再通。作为国际上最为领先的团队之一,团队每年相关患者治疗数量居国际首位,同时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十分优越。
颈动脉狭窄及闭塞
颈动脉支架⾎管成形术:从2001年至2023年,我们团队完成了570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以及3665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中国范围内,我们是单中心外科手术与支架植入术完成数量最多的单位,并且保持了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4%。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所有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均进行精准的脑血流精准检测,并且全程保持显微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4天内可以出院。
颈动脉支架⾎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时间很短,⼀般保持在在1小时内。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3天内可以出院。
颈动脉闭塞的复合再通手术:它是一种将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结合在⼀起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较复杂颈动脉闭塞患者。自2007年起,我们团队在中国率先开展此类手术。截止2023年底,已经完成该类手术X例,闭塞再通率可达91.7%,并发症发生率不到3%。与此同时,我们改进了该手术原来较为繁琐的步骤,发明了更新型的手术操作方法。本中心是国际上数量最多、技术方法最先进、安全性最好的中心之一。
教学工作是CRC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凌锋教授创建中国第一个神经介入培训中心。30年来,CRC团队为中国培养神经介入科医生1500余名,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神经介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CRC团队招收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专业的医生来到本基地学习介入治疗和外科技术。作为国家卫健委继续教育中心神经介入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我们团队每年发起国家级培训项目。基于高水平的临床专业组、完备的数据库管理以及影像学平台,CRC团队推出12个月学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培训项目和4个月学制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培训项目,为广大医生提供高级别的研习平台。CRC团队十分注重医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我们创立了首都医科大学神经介入研修学院,并推出了临床研究高级研修项目。在团队国际一流临床科研实力的基础上,CRC团队为广大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让每一位医生有机会有能力成为“临床研究科学家”,为中国培养高水平的神经学科医生和神经科学家。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招收了46届学生,总人数超过1000人。
|